美國總統特朗普20日宣布任命陸軍中將H·R·麥克馬斯特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,接替此前因與俄羅斯駐美國大使“不當通話”而辭職的邁克爾·弗林。
麥克馬斯特作為現役軍人,被譽為美軍軍中戰(zhàn)略大師和軍史專家,與國防部長馬蒂斯一樣在軍中極具威信。特朗普上臺后明確把強軍列為六大施政目標之一,但具體的軍事新政仍在醞釀和制定之中,受到多方勢力左右和影響,其中包括總統首席戰(zhàn)略專家和高級顧問班農。觀察人士認為,麥克馬斯特出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后,能在多大程度上主導特朗普軍事新政,是最大看點。
敢于直言的“叛逆將軍”
麥克馬斯特1984年從西點軍校畢業(yè),后長期在軍中服役。與助選有功的弗林相比,麥克馬斯特和特朗普之間交集不多,但他綽號“叛逆將軍”,喜歡挑戰(zhàn)軍中權威,不循規(guī)蹈矩,這一點似乎與特朗普行事風格相符。
海灣戰(zhàn)爭期間,麥克馬斯特率領的一支坦克小分隊遭遇伏擊,他指揮10輛坦克擊毀伊拉克軍隊80多輛坦克,己方毫發(fā)無損。雖然此戰(zhàn)勝利主要得益于美軍坦克技術先進,但也成就了麥克馬斯特戰(zhàn)場英雄的美名,他因此獲得銀星勛章。
伊拉克戰(zhàn)爭期間,駐伊美軍頻繁遭到地方反美武裝襲擊,傷亡不斷。麥克馬斯特率先在伊拉克北部城鎮(zhèn)塔爾阿法爾加強與伊拉克軍民合作,有效應對反美武裝的偷襲戰(zhàn)術。后來,他的做法被時任駐伊美軍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在伊拉克全國推廣。
麥克馬斯特敢于直言,在等級制度森嚴的軍中被視為“異類”,一度無緣晉升將軍。直到2008年彼得雷烏斯從伊拉克回國主持晉升工作,麥克馬斯特才得以晉升準將。
理性務實的“學者將軍”
除了在戰(zhàn)場上表現優(yōu)異,麥克馬斯特還是美軍中頗受尊重的戰(zhàn)爭史學者,稱得上一位學者型將軍。他在1997年出版《瀆職》一書,反思越戰(zhàn),批評軍方未能諫阻時任總統林登·約翰遜、國防部長羅伯特·麥克納馬拉的對越政策。
在書中,麥克馬斯特提出軍人,尤其是高級將領要敢于對不切實際的戰(zhàn)爭主張?zhí)岢霾煌庖姟_@一觀點在強調服從命令的軍隊自然不受待見。美軍因2003年伊拉克戰(zhàn)爭再陷泥潭后,麥克馬斯特的主張逐漸被認可!稙^職》一書也被列入美國海軍陸戰(zhàn)隊書單,亞馬遜網站評分4.4,讀者評論280多條,在同類書中位列前茅。
與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一樣,麥克馬斯特也酷愛讀書。美國《外交政策》雜志曾經刊登麥克馬斯特的書單,其中包括卡爾·馮·克勞塞維茨的《戰(zhàn)爭論》等30余本軍事著作。雖然麥克馬斯特和馬蒂斯算不上過從甚密,但性格、經歷有頗多相似之處,都是崇尚“上兵伐謀”、反對輕率動武的理性務實派。
代表軍界主流價值觀
表面上看,麥克馬斯特和弗林都是三星將軍,但前者更代表軍方立場,在軍中威信更高。
弗林此前獲得重用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去年美國總統選舉中始終堅定支持特朗普,成為后者最倚重的安全政策顧問,但他長期專攻情報工作,影響力主要在情報圈,在軍界中聲望不高。此外,弗林主張修復與俄羅斯的關系,這點與美國軍界的主流立場相悖。相比之下,麥克馬斯特無論在成長軌跡還是政策觀點上,都更符合軍隊主流價值觀。
美國軍事觀察家托馬斯·里克斯在《外交政策》上撰文認為,弗林上任僅24天就被迫辭職,成為“最短命”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,但他留下的班底還在。如何管理、領導弗林留下的團隊,也將是麥克馬斯特面臨的棘手挑戰(zhàn)。
特朗普上臺后即把強軍列為六大施政目標之一,而且將軍隊視為外交的力量基礎,這種明顯的軍事優(yōu)先化傾向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和警惕。
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研究員蒂姆·凱恩認為,麥克馬斯特敢于直言相諫,或許能為特朗普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帶來更多穩(wěn)定性。